大熊猫团团在台湾逝世的消息正规股票配资官网入口,让许多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。然而,有人却借此机会大谈所谓的西方“文明”,其中龙应台便声称“大熊猫是被西方人发现并带入大众视野的”,甚至指责“这一事实被排外的‘义和团们’选择性地遗忘了”。这种说法不仅站不住脚,反而有如宣称“最早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”,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以及中国人排除在‘真正的人类’之外,充满了殖民主义色彩和偏见。
既然提到这一话题,我们就直截了当地列举一个事实:西方人所谓“最早发现大熊猫”的行为,其本质是猎杀而非科学探索。1929年春,一支名为“凯利-罗斯福-菲尔德博物馆探险队”的美国捕猎队,远赴中国西南,专门猎杀这种神秘稀有的动物——大熊猫。带队的是小西奥多·罗斯福和克米特·罗斯福,这两位都是美国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的儿子。
罗斯福兄弟继承了父亲西奥多·罗斯福那股热爱狩猎和探险的精神,二人均是名声赫赫的猎手和探险家。一次偶然机会,他们从朋友处得知,中国四川境内有一种被称作“陆地白熊”的珍稀动物,这种活体西方人此前从未见过。于是他们迅速启程前往中国,意图收集大熊猫的标本以满足博物馆的需求。
展开剩余74%探险队先抵达云南丽江,随后跨过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,途经九龙、康定、泸定,最终抵达雅安天全山区。在这里,罗斯福兄弟带领探险队徘徊了数月,途中他们猎杀了几只珍稀的金丝猴,但始终未能遇见传说中的大熊猫。
直到4月13日,他们在石棉县擦罗乡的森林中发现了一只成年雄性大熊猫。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跟踪和潜行,当这只大熊猫在一棵高大的杉树下稍作休息时,罗斯福兄弟同时举枪瞄准其后背开火。尽管大熊猫中枪后仍拼命挣扎,试图钻入密集的竹林逃生,最终还是未能逃脱猎人的猎枪,倒在了血泊之中。这便是西方人第一次成功猎杀大熊猫的悲壮一刻。
这次长达半年的“探险”中,罗斯福兄弟的捕猎队共收集了2000多种小型哺乳动物、鸟类及爬行动物的标本,还有70种大型哺乳动物,其中最为珍贵的无疑是大熊猫的标本。除了亲手猎杀的大熊猫,兄弟二人还从当地猎人手中购得一张完整的大熊猫皮,两只大熊猫标本随后被精心制作,送往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展览。时至今日,这两个珍贵的标本依旧陈列在该馆的亚洲哺乳动物展厅内。
回国后,罗斯福兄弟合著了《尾随大熊猫》(TRAILING THE GIANT PANDA)一书,将他们所谓的“丰功伟绩”公之于众。此后,罗斯福兄弟的猎杀行动成为西方捕猎者的榜样,吸引了越来越多美国和欧洲的猎人纷纷涌入中国西南的茂密山林。
1936年,一位美国女性首次活捉到大熊猫,打破了西方人只能猎杀的局面。这位名叫露丝·哈克尼斯(Ruth Harkness)的曼哈顿服装设计师,为了完成已故丈夫未竟的梦想,冒险深入四川山区,成功捕获一只大熊猫幼崽,取名“苏琳”。“苏琳”随后被送往纽约,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,但仅两年后便因肺炎病逝,令许多人感到惋惜。
从1936年至1949年间,西方捕猎者共将14只活的大熊猫从中国带往美国和欧洲的动物园。同时,他们还猎杀了上百只大熊猫,制作了至少70个标本,散布于美国和欧洲的各大博物馆。
这段历史,才是西方人“最早将大熊猫带入公众视野”的真实写照,而非简单的“发现”。(作者:陶慕剑)
发布于:天津市稳拿证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